102019-11
道教“养性”追求心与身的和谐
在道教思想史上,“养性”和“养生”意义相近,都曾被大量使用。在当代,“养性”一词已经不常为人们单独提起,只是在“修身养性”“怡情养性”等成语中表达心性的修养;“养生”则成为新兴的生活价值观念,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事实上,“养性”的观念蕴涵着道教的生命理想和社会理想,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一“养
查看详情
102019-11
道教养生-养神之道
道教始终以老庄哲学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作为其养生学的理论基础、方术来源和实践规范。道教宣扬清静无为、静观玄览、含德抱一、虚心坐忘,追求内心的安宁,主张“道法自然”。这种离俗超凡的精神,发展并实践为出世的养神之道。 养神之道包括内观、守静、存思、守一诸术,魏晋之前即已盛行,都是依据形神相依,形须神立
查看详情
102019-11
道教“养性”追求心与身的和谐
“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庄子·天地》)庄子认为,形体与精神互相保持,遵循着各自的法则自然地运行,叫做“性”。由此可见,“性”是形与神自然有序的统一,“养性”既包含了“养形”,又包含了“养神”。在后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养性”的观念逐渐形成了更为丰富的思想层面,具体而言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
查看详情
102019-11
八种简单易学的道家养生术
中国古典哲学包括儒、释、道三大体系,唯有道家重视今生,认为人生在世是件快乐的事。道家的宗旨是把握人生,争取竞其天年,因而道家人物均以自身为试验,寻求、探索能够使人长寿的方法,这些方法就是养生之术。这个理念也是最适合现代的。道家养生中进行养气、修身的练习,恰好满足了现代人关注身体健康、祛病延寿的要求。
查看详情
102019-11
《老子》的修道方法
来源:中国道教网站《老子》描述了一种极为玄奥的生命至境——得大道,不但可长生久视,还能具有终极智慧。然而如何通达其道境,才是人们最为关心,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遗憾的是,《老子》一书并未对此作专题、详致的论述,其中方法显得零散而又含糊。及至目前,几种较为知名的注疏也属欲言又止、朦胧难会。笔者立足《老子
查看详情
102019-11
老子《道德经》全文
老 子: 「道 德 經」: 第 一 章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章天 下 皆 知 美 之
查看详情
012019-07
祝贺涡阳县易道研究会网站正式开通上线
祝贺涡阳县易道研究会网站正式开通上线涡阳县易道研究会开展并参与国内国际老子及易学文化、学术交流活动,探究挖掘老子及易学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同时进行细致整理,归纳关于老子的出版物和音像作品,以网络交流为纽带,宣传“易道”哲学思想,开展“易道”文化大讲堂。让“易道”哲学思想深入人心,开班“易学”文化培训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