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阴阳]

 
 《系词》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是《易经》内涵的核心所在。
 
  1.《易经》卦象的核心:
 
  《易经》的卦象就是建立在阴·阳二爻两个符号的基础上的,这两个符号按照阴阳二气消长的规律,经过排列组合而成八卦。
 
  八卦的构成和排列,就体现了阴阳互动·对立统一的思想。八卦又经过重叠排列组合而成六十四卦,阴阳就是其核心。
 
  2.事物的两个方面:
 
  除了[卦]本义上的一阴一阳,《易经》还将“阴阳”当成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法则,把许多具体的[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都赋予了[阴阳]的涵义。
 
  1.从自然现象来看:[阳:天、日、暑、昼、明;阴:地、月、寒、夜、暗……]。
 
  2.从社会现象来看:[阳:男、君、君子;阴:女、民、小人……]。
 
  除以上两个方面的现象外,《易经》对自然和社会中共有的现象也以[阴阳]来解释,并赋予其[阴阳]的涵义。例如:刚、柔、健、顺、进、退、伸、屈、贵、贱、高、低……
 
  依上述,《易经》认为: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都存在着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就是[阴阳]。
《易经》的根本精神:[生生之谓易]。
  《系辞》中的[生生之谓易],是对[易是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对[易]的根本精神的最透彻的说明。
 
  1、[易]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形式。
 
  [易]就是[生][因],而[生生][因缘]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成过程,没有一刻停息。它并没有由一个[主宰者]来创造生命,而是由自然界本身来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创造。天地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方式。
 
  2、[易]表现着宇宙的生化过程。
 
  [易]的这个生成过程,表现的就是宇宙的生生化化。
 
  宇宙是从混沌未分的[太极]发生出来的,而后有[阳]·[阴],再由阳阴两种性质分化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等四象,四象又分化为八卦。
 
  八卦的八组符号代表着万物不同的性质,据《说卦》的解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这八种性质又可以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特征来表示。
 
  由八卦又分出六十四卦,但并非说到了六十四卦,这个宇宙的生成过程就完结了,实际上仍然可以展开。所以六十四卦最后两卦为[既济]和[未济],这说明事物发展到最后必然有一个终结,但此一终结却又是另一新的开始。